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商科教育 > 正文

【淬炼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双师”融合授课——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时间:2024-11-04 浏览量: 编辑:喻洁

在这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趋势,培养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由淬炼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组与智能工程学院智能装备教研室携手合作,分别于10月23日、10月30日和10月31日,举办了三场别开生面的“双师”融合授课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分析”的主题,针对了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各班的同学们,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与思考。

袁叶竹与关正伟的深度碰撞

10月23日和10月31日,淬炼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的袁叶竹老师与智能工程学院智能装备教研室的关正伟老师,共同为同学们带来了两场精彩纷呈的授课。

袁叶竹老师以其丰富的实战经验,深入剖析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调整与组织发展的特征。她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生产要素,而是更加注重数据、技术和创新。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在数字化浪潮中,企业如何通过组织架构的扁平化、业务流程的重塑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在数字经济中的重要性,指出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管理者”转变为“战略伙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随后,关正伟老师从数智赋能的角度,为同学们介绍了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这一前沿技术。关老师详细阐述了AIGC对各行各业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依赖创意和内容的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他提到,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职业将受到其影响,如写作、设计、音乐创作等。同时,关老师也展示了AIGC在产业生态、现状趋势以及应用场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同学们对这一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解后,课堂进入了互动环节。同学们就AIGC的应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AIGC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而有的同学则担心,AIGC的普及会导致大量传统职业的消失,加剧就业压力。针对同学们的疑问和担忧,袁老师和关老师耐心地进行了解答和引导,鼓励同学们要辩证地看待AIGC技术的发展,既要看到其带来的机遇,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挑战。

漆颖与高晓飞的强强联合

10月30日,淬炼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的漆颖老师与智能工程学院智能装备教研室的高晓飞老师,再次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的盛宴。

漆颖老师深化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这一主题,她结合当前市场趋势,分析了企业在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漆老师强调,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和创新能力。她指出,传统的招聘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企业需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招聘和人才匹配。同时,在培训方面,企业也需要打破传统模式,采用在线学习、微课程等新型培训方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高晓飞老师则从AIGC的技术层面,为同学们带来了更深入的分析。她详细介绍了AIGC的核心技术、算法原理以及应用场景,让同学们对这一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高老师还展示了AIGC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成功案例,激发了同学们对这一技术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两位老师的讲解后,课堂再次进入了讨论环节。这次,同学们将讨论的焦点放在了AIGC的无限可能上。有的同学提出了将AIGC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设想,如通过AIGC技术实现简历筛选、面试评估等流程的自动化;而有的同学则探讨了AIGC在创意产业中的潜力,认为这一技术将极大地推动创意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针对同学们的讨论和设想,漆老师和高老师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和鼓励。她们表示,AIGC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未来的工商管理人才,同学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AIGC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这三场“双师”融合授课活动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前沿的知识和深刻的思考,也展示了淬炼商学院和智能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同学们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培养了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未来,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跨学科合作将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淬炼商学院和智能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这一合作模式,为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文:漆颖、袁叶竹

(淬炼商学院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