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开拓教师教学工作中教研教改的眼界,创新教学模式,合川新商科教学部鼓励老师们在暑假等时间外出参与相关培训。各位参培的老师收获颇丰,教学部于11月13日下午13:30至15:00在4401教室开展教师外出培训分享会,将参培教师所见所学以及心得进行分享。

张颖、袁银凤老师在8月23日赴成都参加第十一届市场营销高峰论坛。培训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思考和品牌活化与案例撰写。张颖老师分享到:此次培训以上海交通大学王良燕教授的好望水案例为例,老师们学习了案例撰写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凸显案例的专业性:案例的正文框架和教学框架搭建需完整饱满;以好望水案例为例分享理论依据与案例情节融合教学并总结案例亮点;从中得到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须关注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注重科研与案例开发的相互促进。

程佳妮、胡小娟、邱宇常老师在8月6日至8月9日于延吉市参加了2024第五届教育创新者大会暨西浦大赛十周年系列活动。这次培训设计活动组织教师交流,每个人都是会议主题策划者、环节贡献者、主动分享者。以教师为中心,共创会议,聚焦教学创新的话题。程佳妮老师分享到,教学创新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需要解决问题,由日常教学中自然而然发生,围绕学生,也需要体现教师个性化,让学生持续受益,教师获得共同发展。在启发学生方面,要时刻提醒他们用批判性创新性和多元化的思维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拥有独立人格和丰富生命体验的个体,人才培养无捷径教学创新无止境。

谭桂芳老师于7月23日至26日在昆明参加了主题为“全国高等院校智慧课程建设与申报以及第四批虚拟教研室建设与申报专题培训会”,本次培训由上海交通大学余建波教授结合他们学校的教学经验给参培老师带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讲座。谭桂芳老师分享到:AI赋能教育教学,在教学中运用AI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课程内容改革,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以数字化促进高等教育转型与重塑,教师应注重提升AI能力,教学过程与AI运用相结合。

杨华琼老师从7月12日在山东青岛参与了为期4天的培训。培训旨在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技术赋能课程思政创新发展,加强课程思政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推动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杨老师分享到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专家与高校教师们,从数字化技术赋能的“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和应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等议题展开主题分享讨论。课程思政设计要选好课程、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工艺加工,将知识的传授与思政育人结合教学。

谭月老师在7月31日至8月3日于银川参加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实践与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指导专题培训会。谭月老师分享到会议讲解了比赛的相关要求、对创新的解读以及优秀获奖案例的学习,老师们了解到如何从不同角度审视教学问题,如何将创新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创新大赛中选择好参与的课程组,创新点可着眼于教学中的硬件、软件以及教学过程相关的人员因素等。

龙金戈老师于8月8日至8月12日在长沙参加了主题为“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教改项目申报、教研方法创新与高水平教改论文撰写深度指导研修班”的培训。龙老师分享了教研课题名称拟定、教研中应解决的常见问题、以及教研教改中立项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尤其提到立项申报书是针对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应从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中归纳凝炼出来特色,预期成果要有解决问题后物化的东西体现。

谢小玲老师于7月21日至7月24日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高校案例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及教学案例和视频案例的开发应用实务培训班”。谢老师分享到案例教学的核心是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生动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在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具备开发案例的能力,高质量的教学案例,须经过选题、调研、素材收集、撰写等多个环节,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教育价值。教师们应勇敢尝试利用视频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和视频案例的应用,为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最后合川新商科教学部李义红主任对各位参培老师在会上分享的培训内容和心得进行了点评。教学创新无止境,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李主任鼓励老师们应勇于尝试教研、教改、课程思政建设以及案例开发撰写、带领学生参与教学相关比赛,践行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撰稿:王付艳
摄图:张淋炫
(合川新商科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