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的新时代中国故事讲述者,是当代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历史使命。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对英语、德语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与审美能力等多项能力发展,实现“以赛促学、育人发展”的目标,由外国语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民办高校跨文化能力微视频大赛重庆移通学院校内选拔赛即日启动,现将有关比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主题
My Intercultural Story(英语)
Meine interkulturelle Geschichte(德语)
参赛学生可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国际理解”主题,分享个人在学习、生活或社会工作中的跨文化经历
二、报名程序
1. 参赛资格:重庆移通学院全日制在校生,限定个人参赛,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参赛,不允许跨校组队。
2. 参赛语种:英语、德语(任选其一)。
3. 请于2024年11月4日之前进入首届中国民办高校跨文化能力微视频大赛校赛选拔QQ群(群号:887520262),填写群内在线报名表,并最迟于11月6日12:00前发送参赛视频到主办方邮箱1466223692@qq.com,邮件主题标注为:参赛语种+参赛学生姓名+作品名称。
三、比赛细则
1. 参赛学生须入镜拍摄3-5分钟微视频,跨文化故事讲述部分须使用本人原声(不可AI合成),视频内可添加背景音乐或背景声,但须合理控制音量。
2. 视频须为MP4格式,画幅比例16:9,分辨率为1080P以上,单个视频大小为100-300兆之间。
3. 作品画面纯净,不添加台标、角标、水印、LOGO等,不得出现个人信息或所在院校信息。
4. 为确保作品展示效果,建议添加中外文字幕。
5. 所有参赛作品的文件名、作品内视频、文字、配音等所有内容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6. 如参赛作品涉及以下几种情况中的任何一项,将会被删除,并撤销该参赛队比赛资格。严重情况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1)带有主观恶意的诋毁、中伤、谩骂等侮辱性言论的;
2)带有反动、色情、宗教、政治等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内容的;
3)带有可能造成观看者身体不适、或其他临床症状的;
4)其他涉及违反有关部门、条例规定要求的。
四、评审规则
本次微视频大赛重点考察学生的跨文化认知理解、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情感态度和跨文化行为技能四个方面的能力。
1. 评分维度
(1)内容维度:
- 视频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包括个人跨文化交际经历的详实性和丰富性。
- 作品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确保为参赛者自身的跨文化体验。
- 跨文化交际概念和理论的运用是否准确、深入和合理。
(2)效用维度:
- 跨文化分析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清晰识别和解释文化差异。
- 提出的建议或见解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增进国际理解。
- 反思是否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发观众对跨文化交际的思考。
(3)呈现维度:
- 视频的逻辑性和结构是否清晰,是否易于观众理解。
- 表现力是否足够强,能够吸引观众并有效传达信息。
- 创意和创新性,包括视频制作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2. 评分视角
(1)跨文化意识:是否展现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能够识别并分析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2)跨文化态度:是否展现出对不同文化的开放、尊重、理解和欣赏的态度。
(3)理论运用:是否掌握并正确运用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理论。
(4)交际能力:是否展现出观察、倾听、讲述、对话和思辨等跨文化交际能力。
(5)创新意识:是否在视频内容和制作上展现出创新思维和能力。
五、奖项设置
1. 选手获奖:比赛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线上评审,按分数排名,评选出重庆移通学院首届中国民办高校跨文化能力微视频大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若干,并推选优秀作品参加首届中国民办高校跨文化能力微视频大赛。
2. 指导教师奖项:每位参赛学生最多可有1名指导教师,获奖选手的指导教师获得对应等级的奖项。
重庆移通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