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然,远景学院20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同时也是远景学院2022级03团支部的中坚力量。在远景学院这片沃土上,菩提树仿佛一位智慧的长者,默默见证着郭浩然的“四季成长”,从青涩到成熟,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每一刻都充满希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菩提故事第29期,看看郭浩然的故事,感受他如何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用智慧与汗水绘制属于自己的青春画卷,书写一段段不凡的篇章。

春生——破茧之始,新芽萌动
春天,是一场渐进的苏醒,万物在冬的沉睡中缓缓睁开眼。
大家来到大学之后,可能最容易碰到的一件事情就是不知道来大学应该要干什么。这对于来自小镇的我来说,简直一针见血。身为小镇做题家,从小学开始,我就努力学习想成为那百分之五上高中的人,成为那为数不多考上本科的人。但我对大学从来没有清晰的认知,考上大学,改变命运是最真实的写照。至于考上之后呢?从来没畅想过之后该怎么做。
现在的我很庆幸来到了移通,也很幸运地从学长那里了解到了远景这个让我心生向往的学院。丰富多样的特色通识课程、独特的小班化教学、双导师陪伴制、特有的出国游学机会,太多的特色将我深深吸引,令我眼前一亮,这是我从未有过也从未听说过的学习方式,我开始畅想如果自己进入远景学习,那我将会是怎样的呢,怀抱期望的我如愿以偿步入远景,这也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一个自主选择。

进入大学的第二个毅然选择是加入组织部,组织部莫名地给予我一种独特的“家文化”,我也感受到了浓厚的归属感和温暖。然而,部门的工作多,加之繁重的课业和陌生的环境,也曾让我感到压力倍增,甚至一度感到迷茫、困惑和崩溃过。我尝试着对自身状态进行反思和调整。我意识到,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合理分配资源、进行有效取舍至关重要。我开始主动学习时间管理技巧,并根据个人目标和实际情况,调整学习和工作计划,努力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我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努力将每项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拓展自身知识和技能。我坚信那些看似沉寂的种子,在泥土深处的挣扎与坚持,终将迎来破土而出的时刻。


夏长——烈日逐梦,拔节生长
夏天的到来如一场盛大的狂欢,一切都显得那么热烈且真挚。
第一次接触学科竞赛是参与桥梁设计大赛,这成为我学习生涯的重要转折点。首次参赛的失败使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并由此萌生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强烈愿望。在导师黄煌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自学感兴趣的领域,并将这种学习热情贯彻始终。正是这份不懈的努力与坚持,让我成为了校史上首位在大一年级便荣获学科竞赛A类省级殊荣的新生。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发现了自身优势,也让我对大学学习的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我愈发感受到通识教育的意义。赛前准备、文案撰写、PPT制作等多项工作中,我完成的效率与质量都较高。这得益于通识教育培养的思维模式,它让我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我也深切体会到,看似无用的课程并非毫无用处,它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夏天是一种生命的极致绽放,提醒着我去尽情燃烧,去体验那种心跳加速的喜悦。学院多专业交叉的小班化精英教学模式不断加深我的专业素养。在生命科学中的伦理、新媒体运营、西方艺术史等通识教育课程中,其独特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拓宽我的认识边界,也结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同侪。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补充与融合之下,我积极跨越课本边界,探寻知识无垠旷野,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继续在专业领域不断深耕,在学科竞赛中斩获了10余项A类学科竞赛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凝聚着我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付出。学科竞赛的参与,不仅为我带来了荣誉,更使我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二者的结合,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更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我都将秉持夏日般的积极向上精神,持续学习,不断突破,在未来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秋收——金风送爽,硕果盈枝
秋天是一种收获的静美,教会我珍惜所有的付出与努力。
“路要走宽,不能走窄”,王诗颖老师话语如一缕清风,拂过我紧锁的眉头。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在部门工作和学科竞赛之间寻找到平衡点,让自己的步伐更加稳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于是,我用一年的时间去探索,去实践,去证明。我不断打破远景记录,带领部门获得多项荣誉;我不断拓宽认知半径,向校外挑战,前往兰州、西安、甘肃等地参与学科竞赛,带着校旗“征战四方”;我积极参与智博会、西洽会等多项大型国家级活动,担任国家级志愿者,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我从未想过,一年的时间我能做到事事兼顾,但正是这一步步的探索,一点点的支持,在远景的滋润下,我成功将自己的选择不断变宽。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已做好准备,带着这份秋天的静美,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冬藏——寒梅傲雪,光热盈怀
冬天是白色拥抱,以一种冷冽的方式提醒我们,生命的旅程有时候需要沉淀和等待。
那些隐藏在雪下的种子,正是在这样的沉默中孕育着来年的新生。从学院走向支部,深入基层。在支部这个温暖又充满活力的小集体里,我一直觉得,成长不该只是独属于自己的旅程,帮助身边的同学一起进步,让班级因大家的共同努力而熠熠生辉,那才是更有意义的事。在班级的各种活动中,作为团支书,我依旧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在学科竞赛中组织、鼓励大家参与,互相答疑,让更多同学登上领奖台,我乐此不疲。因为我知道,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当我伸出援手,助力每一个同学去追逐荣誉、实现成长的时候,我们整个支部也在变得越来越好,那些共同收获的荣誉,已然成为我们青春岁月里最璀璨的光芒,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不知不觉间,远景已成为我内心深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提供了温暖的港湾和坚实的依靠。回看来时路,我深切感激那些指引我前行的老师们,她们在关键时刻为我指明了方向,帮助我克服了困惑与迷茫。在远景这一片肥沃的土壤中,我的成长与发展有了充足的养分。未来我必将迈向更为辽阔的天地,在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中熠熠生辉、大放异彩。

远景学子有话说
在远景的四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旅程。初入大学时,我也曾迷茫无措,但在远景我找到了我的方向,每一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意义。春天,我在丰富的课程与活动中找到方向,如同新芽努力破土;夏天,学科竞赛的舞台让我挥洒汗水,不断成长;秋天,我收获了努力的成果,也明白了坚持的意义;冬天,我学会在集体中发光发热,温暖他人。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你们要勇敢地去尝试、去探索,不要害怕困难,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遇。珍惜在远景的每一刻,用心去感受、去学习、去成长。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定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你们的精彩篇章,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光彩。愿你们都能在远景找到梦想的方向,收获满满的成长与幸福!
导员印象:王诗颖
作为郭浩然的辅导员,起初,他留给我的印象是腼腆内向。但一次比赛,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那时我初次指导他参赛,上场前,他全神贯注地反复练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包括去西安参加训练营的时候也把比赛的模型带上,自由活动大家都出去玩的时候,他一个人在酒店钻研。有了这样的精神,他一次次尝试最终获得了不错的成果,随着大学时光流逝,他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自我。从青涩走向成熟,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他自信的身影格外亮眼。每一次挑战,他都全力以赴,凭借坚韧的毅力和勇于突破的决心,攻克重重难关。浩然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成长,从普普通通到崭露头角。相信未来,他会继续追逐梦想,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导师印象:黄煌
还记得当时导师双选交流时,问郭浩然会不会用一些技术软件,他说:“我不会,但是我可以学。”两年多的时光,他坚持初心,从PPT制作技术到CAD的自学,从青涩到成熟 ,一路披荆斩棘到如今,带领团队到全国各地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见天地见众生,很幸运被他选为导师,见证他的成长并成为导师组内的竞赛指导。希望他能够不忘初心,继续朋辈互助,在远景通识的沃土里秉持这份热情与执着,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