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淬炼商学院基础教研室在5505教室组织开展了《梦想与实践》专题阅读分享活动。活动以“深学细悟董事长教育理念,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为主题,基础教研室全体16名教师齐聚一堂,通过集体学习、心得分享与交流研讨,进一步凝聚了教育共识,激发了教学创新活力。
一、学思践悟:理论指导实践
活动伊始,基础教研室谭穗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回顾了《梦想与实践》全书的核心内容。她指出,该书立足学校办学定位,系统阐释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思维,尤其是书中强调的“如何响应时代的召唤,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设最受尊崇的新时代民办大学”,为一线教师优化课程设计、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导。她建议全体教师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将书中的方法论转化为课堂内外的育人行动。

二、交流共享:碰撞思维火花
在阅读《梦想与实践》心得分享环节,基础教研室的多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畅谈感悟。老师们纷纷表示:“书中提到的‘教育者的情怀与担当’让我们深受触动,未来要在课堂中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分享现场氛围热烈,老师们分别从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师德师风等多维度,分别进行了深入的分享和交流。

三、笃行致远:凝聚奋进力量
活动最后,教研室主任李邓金老师进行了总结。他提到,今天的活动让我深受触动,各位老师围绕彭鸿斌董事长《梦想与实践》一书的深刻内涵,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商科教育模式展开的精彩分享与讨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充分展现了老师们的责任感与专业素养。今天的分享不仅是思想碰撞,更是一次凝聚共识的行动宣言。希望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对学校战略的理解,努力践行新商科教育模式,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商科人才而不懈努力!

淬炼商学院基础教研室后续将持续开展“读、研、行”系列活动,通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中小企业案例案例研究、搭建校企合同协同育人平台等方式,推动《梦想与实践》的理念在课堂教学、科研创新中落地生根,为淬炼商学院建设实战型商学院贡献力量。
附:各位老师的分享概要
蒋金华—“办学要有特色,重在取长补短”。公办大学都想成为211、985,但是民办大学的侧重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战型人才。我校的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教育模式,需要目标明确,持续努力和拼搏奋进。
陈郑—从商科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角度,提出商科课程是实践—理论总结—再实践—再理论总结—再实践的科学,它不是“黑板上的商科”,是“实践的商科”,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杨鸿杰—老师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要告诉学生要多参加活动,除了学好专业之外,别的东西也同等重要。
张成姣—信息产业思维要融入基础课程设计,例如在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经济法课程中嵌入“数字化决策”“数据驱动管理”等实践模块,呼应彭鸿斌董事长提出的“跨界融合”育人观。聚焦学院“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探索数字经济时代商科人才培养新路径。
谭红英—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做加法和减法做出学校特色,作为教师,在教学上也应该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和授课对象做加法和减法,做出课程的特色。
郝文惠—以“课程思政如何与商科专业融合”为切入点,分享了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李姮—从创新创业教育角度出发,提出了“通过案例教学,模拟真实商业环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
撰稿:陈郑
摄图:郝文惠
(淬炼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