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书院风采 > 正文

1028期|书院印象:“笔尖上的匠心传承”——记南湖书院“工匠南湖”系列活动第二期

时间:2022-04-11 浏览量: 编辑:霍柏旭

毛笔是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和绘画工具,是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文明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月8日,南湖书院开展了“工匠南湖”系列活动第二期——“西方羽毛笔与中国毛笔”从中西文化辨析到传统工艺制作,带领同学们在活动实践中打开全新视角,引导学生树立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让学生完成自主乐学,体验中成长


见微知著 从制笔看历史

4月8下午,南湖书院“工匠南湖”系列活动第二期在未来实验室展开,齐旭老师同学们讲解西方羽毛笔与中国毛笔的异同及各自的发展史,并带领同学们一起现场体验毛笔的制作。

“各位同学知道哪种羽毛最适合制作羽毛笔”活动伊始,齐旭老师就用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同学的好奇心和关注。


鹅毛电影里经常说鹅毛笔”“我觉得应该是家禽家禽的羽毛取用最方便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齐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回答,并向大家介绍了这个“冷门小知识”:“最适合制作羽毛笔的其实是鸵鸟毛,因为鸵鸟毛长度和硬度能够达到制作羽毛笔的最高要求

为什么在古代我们用毛笔写字,西方人就用与毛笔呢?其实这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当我们在书写汉字时,主要是通过形声、会意等将信息凝练到单字里,注重的是词,毛笔正好符合要求而且毛笔次墨可以写很久的字,实用性比钢笔要强。西方文字则是由字母组成,语音密度低且刻字母之间的区别较小,只有用硬笔才能够快速准确的写出大量重复文字,正式中西方语言文字的差异导致了各自书写工具的产生和流传

实践体验 感悟文化之美

“从王羲之的《用笔赋》中可以看到,当我们回溯毛笔的制作工艺发展史,无论是笔杆、笔豪选材的变化,还是书写方式、竹简到纸张的变化,毛笔的制作史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作为书写工具,中国文人用毛笔挥洒奇思宣泄情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笔为锄以纸为田,为我们留下的“笔下春秋”。几千年以来,毛笔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的历史就是中国书法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


在介绍了毛笔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后,齐旭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毛笔的制作工序:第一步是要将成团的动物毛抓散然后对动物毛进行加水梳理并除脂随后倒置桌面使毛根齐头成束泡水清洗后在石灰水中浸泡一夜除脂最后要用牛骨梳来梳理毛蒂,去除杂物,并梳去绒毛、废毛遵循备料、叠毛、洗毛、选毛、梳理、成品的顺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开始制作毛笔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通过设计开展“工匠南湖”系列活动南湖书院希望依托经典的文化熏陶、活动的设计实践,服务和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人文素养提升、知识视野拓展,在书院育人实践中全面赋能,体验成长和改变后期,“工匠南湖”系列活动将持续聚焦中西文化对比,深耕领导力育人体系,以理论讲解+实践体验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野、树立文化自信。


这次的活动让我了解到了西方羽毛笔和中国毛笔的不同。以前看见过毛笔、使用过毛笔,但没体验过亲手制作毛笔。老师讲解让我学习到看似简单的毛笔制作也需要很多的工艺,看着毛笔一点一点在自己手中成型的过程更是感觉奇妙: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我以前听过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和推广传承意义,从书本里、从我脑海里活了过来,我体会到了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和快乐,感觉非常有意思。


——2021级淬炼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 李美玲




供稿/供图:南湖书院 杨潇、黎加加、李鑫

书院部转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