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特色育人空间作用,积极搭建朋辈交流圈层和师生互动平台,由重庆移通学院教务处、书院部主办,国际商学院、创意写作学院、鱼城书院承办的书院围炉夜话合川校区第二十四、二十五期顺利开展。师生在两期活动中聚焦艺术和文学主题,在双院育人空间中发散电影艺术思维,研讨文字创写魅力。
10月9日,书院围炉夜话合川校区第二十四期在钓鱼城科幻学院UFO开展。本期活动中,北京真之影文化传媒公司董事总经理、电影制片人何钦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与钓鱼城科幻学院李懿老师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和国际传播”为主题,聚焦中国电影产业,共同探讨电影中历久弥新的经典、一鸣惊人的新秀。品味中国电影美学质感,畅谈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思辨电影作为文化载体如何传播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在光影中发掘育人价值。

创作,东方电影崭露头角
活动伊始,何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电影文化与自信、产业发展的现状、国际传播策略以及对外译制中存在的问题。他指出,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可喜成绩,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流浪地球》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票房大卖,还在海外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此外,电影《满江红》凭借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的亮点。


传播,国际视角的译制艺术
谈及中国电影的对外译制时,何老师强调了高质量译制的重要性。成功的译制不仅需要准确无误地传达原作台词,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也能感受到影片的魅力。何老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巧妙处理文化差异,让海外观众也能领略到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他提到,通过合理的翻译和文化注解,可以帮助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文化元素,如诗词、典故、武术等。


创新,行业发展的共同展望
在互动环节中,面对学生提出的关于电影审查制度和内容限制的问题,何老师耐心解答地表示,虽然各国在电影审查方面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来提升自身的电影质量。他还提到,尽管引进电影时可能会因应国情进行适当剪辑,但重要的是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努力创新,寻找新的突破点。


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何老师表示充满了信心,认为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优秀的国产电影走向世界,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更大贡献。中国电影未来的每一位参与者、每一个发展足迹都值得更多的期待。


在活动结束之际,两位师长道出:“历史大潮,浩浩荡荡;时代列车,急速奔驰。应该说,电影产业发展和国际传播是不可逆的趋势,前行是不可挡的潮流。”世界逐渐走向开放包容的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创新活力涌动,创新成果丰富的特点愈加明显。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电影译制人需要校企联手培养,希望未来的电影译制人能在发展中奉献自己的力量,推动新时代电影产业发展和国际传播的新浪潮。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典文化犹如璀璨的明珠,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为进一步提高移通学子文学创作能力,书院围炉夜话合川校区第二十五期于10月11日在天空书院长空报告厅顺利开展。本期活动邀请文艺学博士、国家一级作家、汕头大学教授林俊敏(笔名阿菩)作为主讲嘉宾,与创意写作学院袁锐老师探讨“从古典文化到创意写作”的文学历程,共同挖掘古典文化、聚焦创意来源、探讨创意规范,感受文学记录的时代脉络。


古典现代交织新生
林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经验与感悟。作为一名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兼教育工作者,林教授深知文学创作的不易之处。他鼓励学生们勇敢地拿起笔,用文字表达自我,强调创作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展示,更是对生活体验的一种提炼。林教授认为,无论是古典文化还是现代思想,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关键是要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袁锐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自身如何将古典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创意写作之中,指出古典文化的精华可以通过现代手法重新诠释,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创意想象融合情境
两位老师还就如何在作品中有效地融合古典文化与现代思想展开了深入讨论。林教授建议从具体情境入手,逐步展开叙述,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他举例说明,可以想象自己进入了书中的世界再去描述故事,以此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不是从全景出发去描述。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古典文化元素,让创作更具个性和深度。

在问答环节,林教授针对学生提出的创意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给出了宝贵的建议。他提到,真正的创作者不会被现有的理论框架所局限,而是应该大胆尝试,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此外,他还强调了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既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也要具备严谨的研究精神。通过这种深入的交流,在场学生得到了很多启示,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热爱传承延续火花
活动过程中,师生的思想在这里交汇碰撞,激发创意的火花。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加深了对古典文化的理解,也获得了宝贵的创作灵感。两位嘉宾的分享为学生们带来了更加广阔的视野,让他们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自信,用创作热情,为校园文化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最后,两位亦师亦友的嘉宾为我们分享了一句话:“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命脉。从古典文化到创意写作,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体会古典文化的美,坚持创意写作,直面文学创作的现状与挑战,在文学中思辨潮水退去后何者为留下的永恒,继续以文字探寻行业发展,用热爱传承文化。
书院围炉夜话也将持续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联动多行业、多平台资源,为我校学子提供对话前沿、聚焦热点、不断前行的教育平台。

撰稿:国际商学院、创意写作学院、鱼城书院联合供稿
图片:胡倚凡、吕晨曦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