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书院风采 > 正文

1807期|书院印象:移通好“young”,凭“食力”出圈! ——第六届书院“家”校园荷塘文化节 “藕”遇爱心公益之行顺利结束

时间:2024-10-31 浏览量: 编辑:蒋东廷

由基建后勤处、书院部联合主办,别都书院、农耕协会联合承办的第届书院“家”校园荷塘文化节“藕然心动”采藕大赛于1026日落下帷幕,来自各学院、书院的18支代表队,经过3小时的采挖,共计采得莲藕1120.22斤。1029日下午16:00,别都书院联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劳育先锋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前往合川区较场坝社区开展了“藕”遇爱心公益之行活动,同学们用亲手采挖的莲藕,为移通代言、为公益助力。

“蔬”行动,让爱循环

秋日暖阳,温暖而炽热增添了同学们为公益助力的热情林森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挑选、整理,分装、打包、装,一切准备就绪,带着200斤移通学院校园原生态农作物莲藕赶赴较场坝社区,为辖区居民们送去春日温暖。“张婆婆,您这是刚买菜回来吗?”“不是,这是移通学院娃娃们自己挖的藕,免费送给我们,还很新鲜呢!你也快去看看吧。不同于往年公益展销时的手足无措、畏惧,今年参与同学的眼神中增添了些许闲适与坚定。“移通学院自己种的莲藕,最近才挖出土,遛弯的大爷逛街的奶奶路过的叔叔阿姨听说同学们提的是学校原产、学生亲手采挖的莲藕,都赞叹不已、纷纷驻足,询询问是否销售。也许藕的成色不能和市场上的相比,那份想要证明自己的心却始终围绕在每位同学的身上。那是一份责任,一份热爱,也是一种成长,一种成熟”,贺敏同学在公益销过程中感慨到。

移通特产,出圈共赢

活动现场,闻讯而来的居民群众络绎不绝,大家自觉排队、登记、领,秩序井然。排队间隙,同学们还不忘提醒老年人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科学作息、保重身体。为了减少大家的等待时间,社区工作人员及同学们提前用袋子将“移通特产”均匀分装打包好,再一份份发放到群众手中,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一袋袋“移通特产”,一句句贴心问候,既拉近了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距离,也向社会展示了移通学子务实且极富创造、创意的劳动风貌。

莲藕有限,公益无限

个小时的莲藕赠送各位同学以细致的服务态度、流利的口才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肯定与支持,让特色产品迅速“出圈”,得到了现场市民一致点赞。林森老师提到“这次的莲藕约200斤,全部出自我们学校荷塘,由学校师生共同采挖,这一袋袋送出的莲藕传递的是关爱,汇聚的是温暖,非常感谢较场坝社区为我校学生提供了踏入社会、深入百姓生活的机会与平台,在锻炼学生社交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较场坝社区党委书记李月全同志讲到“感谢移通学院一直以来对社区老人的关心关怀,希望以后能保持良好合作,在服务老人的同时,发扬志愿精神,传递孝心接力棒。社区也将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原则,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将温暖传递到辖区居民的心坎里”。

生活即教育,劳动即课堂。此次特“蔬”行动,不仅充实了居民的‘菜篮子’,更形成了多方共建,同心协力送温暖的新格局。荷塘文化节只是我校劳动教育的一个缩影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止在课堂中,更是一场联结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行动别都书院也将继续秉承“文礼修身·耕读传家”的家文化实施方向,紧抓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全面发展诉求,创新思路、创新平台,让学生切实体会生活的艰辛、劳动的快乐与肩上的责任。

撰稿:代芮琪

摄影:王春艳、代芮琪

别都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供稿

书院部转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