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挖劳动教育的真正内涵,广泛传播正确的劳动价值与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10月30日,别都书院特邀重庆市合川区三庙镇戴花村党支部书记、“2018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民间河长”何波在六度空间无限多功能厅开展了“荷”力绽放劳模讲座。何波书记以“戴花村只此青绿的解锁密码”为主题,为学校200余名师生讲述了他在平凡岗位谱写不平凡人生的感人故事,以动人的劳模精神感染引领校园文化。


赤子之心,筑路想法萌生
在故事的开始,何波书记也未曾想过有朝一日他会踏上这条道路。何书记小时命运多舛,生下来就被双亲遗弃,和养父相依为命,由养父带着来到合川区三庙镇戴花村。早年他孤身一人前往沿海城市打拼,历经风雨后还是决定回到故乡重庆发展。2013 年,和朋友共同创立了一家文化传媒工作室,主要承接广告制作、活动策划等项目。2015 年,父亲意外患病,不得不停办重庆的公司返回家乡照顾他。待在戴花村的这段时间里,他发现这儿水源优质,大块土地面积多,很适合发展农业。于是说干就干,流转土地 300 亩,成立了重庆响水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坚持不懈,兴村之路启航
说干就干,谈何容易。何书记围绕自身工作经历、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和心路历程,以“1个人引入1群人”、“1户人引入1院人”、“1班人引领1村人”的角度,向师生们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如何带动周围村民种植太空莲销售莲子实现增收、体现自身价值、用奋斗铸就梦想的人生历程。以此激励师生们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就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他声情并茂地宣讲,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席间掌声不断,气氛热烈非凡。两年时间,戴花村有了很多的变化,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乡亲们的房子从旧房渐渐改变成为了新房,家乡的夜晚也装上了路灯,就在那一年何波也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主动提出到村委会任职,用行动去改变更多的人。




不惧荆棘,大路终向罗马
返乡创业期间,何书记多次参加合川区农广校开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不断丰富知识,汲取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家乡是我的福地,早些年在外地虽然也能挣上钱,可是一直没有归属感。如今返乡创业,看着家乡越变越好,村民的生活也越过越好,此时此地我才体会到满足感和幸福感”。6 年来,何书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 60 余人,村民年人均增收 6000 余元 , 让当地村民鼓起了腰包,带领乡亲走上了致富路,家乡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他的初心和使命,他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村民们和村委会的认可,被选举为党支部书记。同学们也感动于何书记的默默付出,现场同学就“创业上最大的挑战”、“戴花村未来的规划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何书记结合实际案例一一为同学们进行了回答并送上了“以德为先”的深情寄语,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扬苦干、实干、巧干的精神。




如今的戴花村已经成为了春夏有花赏,秋冬有果摘的美丽乡村。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劳模故事的分享会,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劳动教育思政课,让同学们沉浸式的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为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别都书院也将持续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强化我校劳动教育育人成效,帮助学生在耕读实践的平台上发展兴趣,接续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
撰稿:陈香霓、吴兴钊、王春艳
摄影:王春艳、代芮蜞
供稿:别都书院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