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书院风采 > 正文

1828期|书院印象:“竹韵流转,非遗竹编” ——爱莲书院“家传”系列活动

时间:2024-11-13 浏览量: 编辑:蒋东廷

一丝一竹,编织岁月画卷,承载千年竹编风雅;一编一织,勾勒文化华章,诉说世代匠人精神。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与传承,传承匠人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自信,发掘同学们对非遗之美的感知与表达能力,爱莲书院于2024年11月8日14:00,举办了“竹韵流转,非遗竹编”“家传”活动。旨在让同学们通过制作竹编作品的互动体验过程,领略非遗竹编的魅力,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与魅力,进而激发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纵横交错的竹丝,编织着岁月的痕迹活动伊始,爱莲书院学生发展导师刘晨曦从竹编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艺术作品、传承意义等多方面为参与学生深入讲解了非遗竹编技艺的相关内容,旨在能够让同学们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对竹编技艺的制作流程、编织手法,以及其历史和文化意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活动中还通过对竹编文化传承相关纪录片的播放和对类型、风格多样的的竹编作品的展示,让同学们能够真正从“听”“看”“摸”多个方位对竹编技艺的传承与演进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以制物探初心,在亲手制作中更能感受传统技艺的东方智慧和浪漫情怀。本次活动特为参与的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竹编工艺品DIY材料包,并由老师指导他们亲自尝试制作竹编画、竹编风铃、竹编扇、竹编隔热垫等手工艺品。看似简单的竹编制品制作过程却蕴含着许多技巧,尽管同学们依照教程学习,但仍遇到了各种挑战,例如平编技法要求竹篾排列整齐,力度均匀,否则会出现缝隙不均或松散的情况;绞编技法则需要巧妙地交错竹篾,形成复杂的图案,对双手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要求极高。在老师的耐心协助下,一件件独特的竹编工艺品也逐渐成形,其中蕴含着独属于书院学子的青春韵味。

“翠竹千竿织锦绣,匠心独运传古今。”每一条竹篾、每一道编织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引导同学们对竹编这一传统工艺进行历史溯源、传承发展探究,以及对其制作流程的亲身体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精妙与乐趣,并从中认知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感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匠心之美。从“生活美学”中发掘更多学生成长的可能,在文化源流中找寻传承的印记,爱莲书院“家传”系列活动将持续发力,引导书院学子成长为懂得发现美、欣赏美、传承美的践行者。

爱莲书院供稿

书院部转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