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书院风采 > 正文

1895期|书院印象:“光影百年,史鉴启思”—— 爱莲书院青年博学课堂品鉴活动

时间:2024-12-24 浏览量: 编辑:蒋东廷

“银幕红光映画屏,光影流转捕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电影史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构建一个富有思想深度与文化内涵的书院学习天地,爱莲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年12月18日14:30在爱莲书院多功能影音室精心筹备了“光影百年,史鉴启思”为主题的青年博学课堂活动,旨在通过电影这一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引领同学们中国电影发展的百年长河领略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坚韧创造力与多元表现力。

影史深解,艺术启思

活动伊始,马克思学院的老师为同学们深入讲解中国电影史背后的历史知识与思想内涵,引领同学们在光影交错的历史长河中尽情遨游,深度探寻中国电影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意识到电影不是娱乐消遣的工具,更是历史、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这样的认识转变有助于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以更为敏锐的感知力、更具深度的鉴赏力以及更为卓越的创造力,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光影鉴赏,红韵传情

随后,老师与同学们共同鉴赏了中国电影史纪录片光影流转间,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浓厚的学术氛围迅速弥漫开来,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着中国电影跌宕起伏的风雨征程影片播放完毕后,同学们都踊跃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

在分享感悟时,同学们不只是单纯地提及电影赋予的视觉震撼,更是深入剖析了电影背后潜藏的艺术手法以及独特的美学特征。正如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所说:“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 同学们于电影艺术的探索中,努力追寻着生活与艺术交织的真谛,不断拉近自己与电影美学精髓的距离。这一过程,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让他们在光影的世界里开启了一场灵魂与美的深度对话,不断拓展着内心深处对于艺术认知的边界。

影史总结,文化润心

活动接近尾声,老师在总结环节指出,今天的电影鉴赏活动并不是知识的单向传输,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化启迪之行。电影,作为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部分,宛如一面镜子,精准映照出一个国家的精神特质与风貌,它将历史的沉淀、社会的变迁、民族的情感以及人民的梦想统统收纳其中,化作一帧帧流动的影像。在电影艺术的润泽与熏陶下,同学们深切体悟到了文化所蕴含的魅力大家都不再仅仅徘徊于电影浮于表面的故事情节之中,而是学会了拨云见日,深度探寻其内在所蕴藏的深厚艺术价值根源

“艺术是精神的食粮,滋养着灵魂。” 本次活动由马克思学院与爱莲书院携手推出,以中国电影史鉴赏为起点渐次展开。同学们于 “美观” 中感受艺术魅力,在 “美鉴” 洞见历史深度,借 “美思” 开启思想升华“美现”彰显青春担当。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同学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底蕴,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催生出更多元、更具活力、更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生态。

爱莲书院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