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通识随谈】前路远兮,不遗余力

时间:2021-03-19 浏览量: 编辑:程靖媛

很多新老师在上完第一节后觉得还不错,成就感满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我的教学初体验可能有点不太一样,反而是这群可爱的、善解人意的学生治愈了挫败的我。

教学,寻找一个更好的自己

第一节课程《正义论》安排在第九、十节课,内心是比较煎熬的。这其实跟面试的时候讲课不太一样。面试时听课的都是各位前辈老师及同事,大家都能迅速领会到我想要表达的课堂重点及方式方法。所谓教学,个人认为是双向参与的教学活动。不知道我的同学们是否活跃,还是内向不爱发言?初来乍到,我是以一个亲切的姐姐形象跟他们打成一片?还是严肃一点好?这些问题在没有上课之前,脑子里已经想了千遍万遍。摩拳擦掌以待晚课。

略感遗憾,第一节课效果不是太好。我下课后反思了自己。为什么别的老师课堂气氛如此活跃?而我的学生都一言不发?思来想去,可能是我设计的提问环节比较生硬,没有很好的启发和引导同学进行思考,就算是硬着头皮点同学起来回答,大家也只是应付我的提问,并且我没有对大家的回应做有针对性且更深层次的点评,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才导致我的课堂仿佛是在唱独角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上课的节奏和时长一定要把握好。教学初体验并没有那么让我开心和有成就感,但是这群学生特别乖,下来安慰我说“老师慢慢来,希望你越来越好”。看到这条消息。瞬间被治愈。老师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成长!

进步,以反思和学习为抓手

周一周二我便去听了罗磊老师以及韩堂堂老师的课程导论。罗磊老师的整个课程与同学互动特别多,根据什么是哲学、对哲学的看法这条主线,抛出很多有趣的问题,同学们也都很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罗磊老师会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更深层次的启迪发问和思考,这是我所欠缺的。罗磊老师还对哲学、政治哲学这些学科的一个融合交叉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在这方面今后我会多多完善。我本身专业是法律法学,对哲学、政治哲学,包括伦理学等等这些方面涉猎较少。罗老师的整个课堂轻松有趣,风格和个人特色也很突出。另外,韩老师也从哲学与生活的角度,迅速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哲学可不就是与生活处处相关吗?这样一来,同学们肯定是有话可讲也愿意跟大家分享的。课后我修改了PPT,增加了一些趣味性、与生活相贴近的话题,也有意的将语速变慢一点,第二节课渐入佳境。讲课时,与同学们的眼神交汇让我觉得:诶!感觉对了。课下有很多同学联系到我,鼓励我,以朋友的方式与我交流,咨询我相关问题,这才让挫败的我慢慢被治愈。

总而言之,我认为好的课堂虽然可以被借鉴,但是不能被模仿,老师们上课的方式背后是其专业背景知识及思维方式在做支撑,每个人的知识架构不一样,就算教学大纲一样,课堂具体展开的细节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新手小白这个时候急需要听听其他老师干货满满的课来汲取经验和营养。

初来乍到,一边被《正义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哲学专业知识所困,本硕都是法学出身的我,很少涉猎哲学这块。但现在就正是努力充电的时候,教师只有自己储备满满,才能从容地从弱水三千中只取一瓢饮。《正义论》这门课程其他老师都是哲学背景专业,再加上各位前辈都已经有了至少半年的教学经历,我倍感压力;另一方面,很多老师都给我建议,可以从法学的角度来阐述这门课程。我应该怎么样把法学与哲学相融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能接受吗?他们对法学感兴趣吗?我应该如何设计话题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进来?陷入困顿。

前行,热爱没有句点

直到我去听庞文华老师课程导论的时候,庞老师一句话点醒了我。关于电车难题,其实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多讨论的是功利主义,后果主义推理方式,绝对主义道德推理方式......从伦理、道德、哲学这样一些思维层次上来引导学生思考。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思维何其活跃?庞老师告诉我,有很多同学都会追问,电车难题中,一个人还是五个人的问题在法律上到底属于故意杀人?紧急避险?还是正当防卫?哪种情形下负刑事责任小一些?

对啊!我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来谈电车难题中所体现的生命权相关知识,生命权的性质特点、法律如何保障生命权、紧急避险、正当防卫。一些教学的灵感和点子随之迸发。我还可以在后面的专题讨论中延续学科交叉的风格,继续从法学视角与同学们讨论相关话题,例如在后面的“知识产权保护”“迟来的正义”等专题中,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地域性、程序正义、实体正义等等。

渐入正轨,未来可期。我爱这份教学工作,站在讲台上授人以渔是一件多有意义的事情,与学生课上的眼神交汇、头脑风暴、观点撞击更是妙趣横生;我更爱这群学生,青春活力、思维活跃、活泼可爱、善解人意。我很开心坚持了初心——教学工作,有前进的动力,也有来自四路八方的压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向各位前辈和老师多多学习经验。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受学生喜爱的哲学老师。

 

 

图文:李洋

通识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