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通识教研】课前任务先统筹·学生课堂显身手——记《生命科学中的伦理》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0-04-20 浏览量: 编辑:唐梦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生命科学中的伦理》课程小组的教师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就完成了新版课程大纲的制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多方考量制定了“课前阅读材料+课堂理论讲解+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授课教师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适当调整了教学计划,在开学第一周将课程大纲和讲义发给了学生,让学生对整个学期的学习任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课前阅读材料

为了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每章授课之前通过学习通App发布教学讲义和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前阅读,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前阅读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思考和提问,也为师生互动和课堂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学习通App发布测试题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验,同时也是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法宝。

课前的自主预习是我们获得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相对于以往课堂,我们逐渐养成了积极学习的习惯,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教我们“是什么”,更多的是教我们“为什么”。最重要的就是从“是什么”到“为什么”这当中的思维过程,是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思考、去探讨,去琢磨的。当我们可能理解领悟的能力还不够到位、全面、深刻的时候,老师及时进行适当的提点,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2019级动画4班 张铭燕

课堂理论讲解

教师基于学生课前阅读情况,对于学生疑惑的知识点和课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梳理讲解,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对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而不是浅尝辄止。

课堂讨论

(一)课堂分组讨论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置讨论主题,安排学生进行资料搜集,课堂上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在各自的小组群里畅所欲言,最终达成一个共识,再由专门负责记录和总结的同学进行发言,每次主题讨论的发言人必须不同,给更多同学展示的机会。课堂分组讨论不仅锻炼了学习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还提升了团队的默契度,为后期的课堂热点陈述和社会调研环节奠定基础。

作为小组长,真实的感受到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小组讨论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积极发言,动手动脑(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思考),并不是一味的“僵尸”式学习,而且小组讨论的方式更有利于团队协作,于我而言,不仅提升了我的组织能力,也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

——2019级动画5班 王予安

(二)热点陈述

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课程安排,以小组的形式筹备,课堂上以PPT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小组的智慧结晶,并接受大家的建议和指正。

我非常喜欢这个环节,可以将自己所感兴趣的热点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将自己所理解的讲出来。PPT的准备,资料的查阅,互动环节的设置,每一项都能锻炼自我,结束后,老师会让同学们互相点评,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查漏补缺,同学们下次准备热点陈述时就会避开这些问题。我发现我已经爱上这种讨论方式了。

——2019级动画5班 王予安

课后实践

社会调研则是对学生的另一项巨大考验。学生通过教学内容选定调研主题,设置调查问卷,收集整理调查问卷,撰写社会调研报告,最后进行课堂陈述。教师和学生评委经过现场打分评出最佳调查报告,推送参加通识论文相关比赛,同时社会调研报告可以为期末课程论文提供参考。

课程教学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希冀此次教学改革能够通过课堂和课后的学习任务去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对于一门课程有更深入的思考与感悟。学生通过完成环环相扣的教学任务,能够促进其形成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以及高效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图文:吴兵兵

初审:罗磊

排版:邓渝

终审:李娇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