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重庆移通学院合川校区第九教学楼通识教育文化大厅的正式落成,得以一窥学校乃至三校十二年来在通识教育领域所迈出的坚实步伐和积淀的丰硕经验。通识大厅集中展示了学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理念、课程体系、培养路径、探索足迹,还生动地呈现了师生们的成长足迹。

通识教育,作为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位”,承担着为全校学生开设通识课程,提供多元视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使命。在形成独立思考、锻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可迁移能力、涵育核心素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支持。
“为什么要开设通识课程?我们希望通过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人类文明的知识框架。人类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未来要到哪里去?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在追求的美好事物。通识教育是走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希望在学生走入社会之前,不至于对社会一无所知,能够拥有健康的、阳光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创建者彭鸿斌董事长在《梦想与实践》一书中如是说。

通识展厅墙面上,引用了上面这一段鼓舞人心的句子,为每天来这里上课的师生们开启一扇重视通识教育、关注自身成长、面向未来生活的窗口。“历史沿革”细数学校通识教育各教学单位和管理机构的成立、发展脉络。在展厅的中央区域,集中呈现了学校“通识目标模型”“六大板块课程体系”,以及诸多特色的“培养路径”。从2012年开启的历年通识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一处处通识育人平台空间的搭建、改造升级、充分展示,再现了学校不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实践的缩影。每一次鲜活的历练突破,重大的赛事活动,与名校和世界的对话,都在“通识足迹”一一记录。

十余年的通识发展进程中,离不开集团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更是全体学生的成长滋养了通识的土壤,让个性绽放。学生们通过文字、绘画、摄影、雕塑等多种形式表达了自己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这些作品构思巧妙、意蕴十足,不仅展现了零基础学生们的艺术灵感,也体现了他们在通识教育中获得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
近期正值第四届中德重庆国际论坛在校举办,来自国际国内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的诸多嘉宾驻足通识教育文化展厅,近距离交流品评,感受移通通识的魅力,缔结深厚的合作友谊。在未来,也将迎来更多目光驻足停留。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期待还有更多人和事将在这里被记录。
图片:邓渝
撰稿:李娇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