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14:30,《新商科案例分析》课程组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了课程教学研讨会,会议由课程负责人李邓金老师主持,来自淬炼商学院、冲突营销学院、国际商学院、电影商务产业学院的18名课程组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对《新商科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课程教学分模块经验进行交流和分享以及对课程期末考核任务进行研讨,以更好的提升课程质量、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期末考核。

会上,李邓金老师首先就课程教学进度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强调注重把控教学进度、外出工作的学生需要完成作业及期末考核要求、学习通布置作业注意留痕、期末材料归档要求等;老师们纷纷表示严格按照教学进度完成任务,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符合教学评估的要求。

随后,李邓金老师提出希望老师们分享和交流各大教学模块的教学经验,老师们积极发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李红艳老师认为:学生反馈任务重并且希望课堂任务量减少,想咨询其他老师建议;李邓金老师认为:大四的学生课程量并不大,只是学生意愿问题,在于如何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谭穗老师认为:可以对小组下达任务驱动,让小组讨论的结果发在学习通上并分享,让学生有任务意识,鞭策学生的课堂积极主动性。
李邓金老师提出疑问:马上面临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这个板块教学,想了解如何更好的讲授这部分知识和案例?杨鸿杰老师认为:首先了解学生以前课程学习情况,如果已经学过可以理论部分让学生自学,重点分析案例。谭穗老师认为:重点带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商业战场的故事。
李邓金老师希望老师们在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主动性上集思广益,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最终,关于课程期末考核任务,李邓金老师分享往年本门课程的期末任务书要求,希望老师们集思广益。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关于期末考核任务的想法,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谭穗老师提出:选择企业不宜过多且范围尽量框定清楚;国际商学院陈佳奇老师提出:选择的企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更好写作;王欣悦老师提出:建议上市企业选择30-40个左右且属于信息产业类,不能选择太过于案例化的企业,最终加上关于这门课的感受或者整个案例的感受;电影商务产业学院晏莉老师认为:倾向于更小众化的一些企业,比如中小企业案例库里面的企业,如果大众化的企业感觉学生写作效果不好;国际商学院周琳浠老师认为:企业框定且数量不能太多;国际商学院唐楚岑老师认为:选择资料不太容易搜到的企业,希望同学们动脑子思考,尽量减少使用AI写作;陈郑老师认为:选择30个左右的企业数量较为合适,但是大企业(如京东、华为、小米等)资料太多,学生存在搭便车行为,可以尽量选择上市的中小企业作为期末案例报告的范围,模板可以确定好,细化清楚字数和要求等。李红艳老师认为:希望期末考核任务尽早发给学生,让学生早做准备;王丹老师认为:可以选择科创板的企业,学生能够找到资料且尽量不使用AI写作;吴禹潼老师认为:规避使用AI等工具;徐桂宵老师认为:模块和目录尽量细化,让学生知道每个板块如何写,也可以最终让学生写课程心得;杨鸿杰老师认为:建议学生提供免费查重比例的报告,图和表尽量自己画。周琴宇老师认为:企业选择要适合和贴近学生的生活,考核的内容要清晰,让学生知道具体要写什么,字数要求不宜过多以及格式需要要求清楚。
最后,李邓金老师进行了会议总结:将根据老师们的建议,课程组再次完善期末任务书和模板,让学生早做准备。同时,也希望各位老师多多分享日常教学心得,注意课程资料的规范性和留痕,拍摄精彩的课堂教学照片,翻转课堂选取案例分析较好的小组,后期可在课程组内部组织学生案例分析大赛。
此次课程教学研讨会的召开,为《新商科案例分析》的课程教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为老师们的日常教学进一步优化了细节,为期末考核进一步明确了要求和方向。相信在老师们的集思广益和共同努力下,《新商科案例分析》课程组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取长补短、更上一层楼。
图文:谭穗
(淬炼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