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商科教育 > 正文

【淬炼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教师成长系列活动——数字经济赋能,县域新质前行

时间:2024-11-29 浏览量: 编辑:喻洁

11月22日,工商管理教研室马碧红老师和肖娜老师参加数字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研讨会。该研讨会围绕县域经济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路径、创新策略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参会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各位教授围绕数字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蒲勇健教授带来了题为《县域高标准农业风险,产出与农业保险综合协调优化的一种数字化创新系统—基于不对称信息博弈论的数学模型》的演讲。他深入剖析了县域农业面临的高标准风险,如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并指出这些风险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构成了严重威胁。

朱火弟教授以《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对青年群体就业的影响》为题,深入分析了数字经济如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而对青年群体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和就业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乜堪雄教授从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出发,带我们深刻认识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解析了当前高质量、高效能和高科技的内容,找好产业升级这个“衔接点”,跑稳“破立并举一体推进”新赛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添活力。

申云教授带来了《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为题,从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素构成、生产函数演进脉络、新质态视角及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嵌入“三农”实体场景融合偏低问题展开分享。

张小帅教授分享了以《数字素养对重庆农户收入的影响机制与效应》为主题的内容。数字素养对农户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素养较高的农户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市场信息、开展网上交易和学习新知识,从而实现收入增长。此外,数字素养可以通过增强信贷获取、实施长期生产决策和增加环保压力来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进而影响收入。

彭小兵教授演讲了以《超越技术性:数字经济背景下社区治理的人文向度》为题,彭教授指出,智慧社区的建设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应该更加注重人文向度的考量。他认为,社区治理应该超越技术性,结合“线上智能”与“线下人文”,以实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社区发展。

活动期间,两位老师实地参观了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实验实训基地“大经管生态圈”,深入了解学院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在圆桌论坛环节,围绕“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两位老师认识到,为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学校应加强与技术前沿的对接,更新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教学。同时,跨学科的知识背景、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都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所以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个体和组织才能保持竞争力,不断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总之,数字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调整教育方向和内容,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撰稿:肖娜

摄图:马碧红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