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至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淬炼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的杨瑶老师受邀参加了此次盛会,并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届“链博会”不仅展示了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和绿色农业链等多个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还特别增设了供应链服务展区和首次亮相的先进制造链展区,生动展示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




各行各业的专家们在论坛活动中分享了他们在供应链优化、企业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见解。博世公司在江苏太仓的“一条马路聚集一条产业链”故事也足以体现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一起“共赢链”的供应链产业链。来自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的黄总也在表示,这是一条“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条可持续供应链,通过这一供应链体系,将源自新西兰的可持续、高营养的优质乳品,提供到中国及全球各地市场。“现在中国内地市场销售的每一杯星巴克经典浓缩咖啡,都使用了高品质的云南咖啡豆。”在星巴克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星巴克咖啡背后的供应链管理故事。特别是关于绿色供应链的讨论,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如何构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供应链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赛力斯的郭总也表示,“赛力斯将持续打造绿色链博、零碳链博,为全球绿色供应链合作搭建高质量平台。”许多公司正在采取行动,通过减少碳足迹和优化资源使用来实现这一目标。




此次参观学习,不仅是一次科技盛宴,更是一次对未来企业管理、供应链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这为我们在后续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1.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在教学上,将这些前沿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通过引入会议上的真实案例,如某企业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库存管理,或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种“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跨领域融合的创新思维
“链博会”上多次强调跨领域合作与创新,如何与多个不同领域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产业升级。这种多领域融合的模式,同样适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审视企业管理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3. 技能培养的与时俱进
大会上,许多研讨嘉宾强调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技能更新的重要性,特别是数据分析、数字化工具使用以及跨文化沟通等能力,这些技能对于应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至关重要。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这些技能的训练,如通过组织参加供应链管理相关比赛,国际贸易相关比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适应当下商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4. 行业动态的敏锐洞察
在分论坛会议行业专家交流中了解到最新趋势和挑战,如全球供应链重组、企业新管理发展、供应链韧性提升等。这些前沿信息对于指导学生职业规划、调整教学内容也具有重要意义。将这些行业动态融入日常教学,举办行业讲座或研讨会,邀请行业嘉宾分享经验,帮助学生建立对行业发展的敏锐洞察,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通过这些方法,将会议上的收获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全新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创新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和行业敏锐度高的供应链管理人才。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为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为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