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商科教育 > 正文

【新商科】合川新商科教学部教师走进《创意写作思维训练》开展双师课堂

时间:2024-11-07 浏览量: 编辑:喻洁

11月6日晚上19点,创意写作学院王智老师与新商科教学部谭小珂老师围绕“丢失的感官”这一主题在9114教师开展双师课堂。借助经典电影《银行家》为媒介,引领学生们深入探索“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商业逻辑,将文学艺术与商业思维巧妙融合。

创意写作学院王智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人性细腻的洞察力,首先通过练笔引导学生们进入“丢失的感官”这一议题。他提出,在感官中同学们更注意视觉、听觉的描写,对于嗅觉、味觉的描写通常是缺失的,往往忽视了内心深处的感知与情感,如同《银行家》中的角色,在追求物质成功的同时,逐渐失去了对人性温暖的触觉。王老师通过电影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们思考:当感官体验被功利目的所掩盖,我们如何找回那份纯粹的感知力,以更加敏锐的目光审视周遭世界?

随后,新商科教学部的谭小珂老师接过话题,从商业逻辑的角度剖析《银行家》背后的深层含义。她指出,电影不仅是一部关于种族隔离与商业智慧的斗争史,更是对“现象与本质”深刻理解的生动展现。谭老师提出在商业世界中,成功的案例往往源于对市场需求本质的精准把握,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分析。正如《银行家》中的主人公,他们通过设立虚构的白人前台,巧妙地绕过了种族歧视的壁垒,实现了房地产投资的巨大成功。这一策略背后,是对当时社会深层次不公与人们心理需求的深刻洞察。

两位老师通过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们将文学分析与商业案例相结合,思考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发现被忽视的机会,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被引导着,从电影人物的决策过程中汲取灵感,探讨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培养这种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

这场双师课堂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思维的碰撞,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它让学生们意识到,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商业实践,都需要一颗敏感而深刻的心,去感知世界的细微变化,去洞察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

【学生感受】

第一次在作家班体验到双师课堂氛围,我感觉真的太棒了!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用不同风格的教学方式,让我打开新的创作思维。一部电影不仅可以从拍摄角度来讲解,还可以从故事情节入手结合商科知识来感受。这节课结束后我意犹未尽,学习到好的电影是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呈现,同时也让我对商业规律产生兴趣。

——2024级财务管理13班谢莉娜

撰稿:谭小珂、王智

摄图:创意写作思维训练学生

(合川新商科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7